2020是定未來5年勝負的一年,勝負的關鍵就是規模。
本文作者:結婚產業觀察特約撰稿人 老李
在2018年的年初,我寫了一篇文章,里面說的是2018年肯定都會過的不錯,但是千萬別去擴充團隊,因為到了2019年大概率養不活。
2019年的年初,我又寫了幾篇短文,里面說的是2019年可能是行業真正的谷底年,這一年只有兩種人會過的比較自在:在2019年入行的人和趴著不動的人。
從宏觀上看,好像都說中了。
這給了我繼續嘚瑟下去的原力,所以今年也得寫一篇關于2020年的看法。
如果照樣被我“烏鴉嘴”說中,那我就繼續嘚瑟下去,考慮一下是不是開展個算命業務。
如果現實讓我啪啪啪打臉,那我就再接再厲,把算命業務推遲一點點。
我們就這么說定了。好嗎?
關于2020年,我有且只有一個結論:婚慶會普遍覺得2020年比2019年會過的更好一點。
結婚人口總數開始橫盤,不跌就是穩定
2020開始,不再會有大規模的降幅
我一直說,結婚人口對數,一直是我們婚禮行業的基本盤?;颈P好,怎么樣都能做好,基本盤差,再努力也只是維持。
微觀層面,你可以不管基本盤,就好像炒股一樣,如果你只炒1,2支個股,那么大盤指數是起飛了還是尿崩了,并不會直接影響你持有的那兩支股票。
但是炒股的人都知道,大盤指數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,因為它反應了市場整體的信心。經??匆幌?,可以讓自己下一步操作不至于拍腦袋。
雖然還是有人對信息的理解和處理方式不一樣,導致依然會大概率做出錯誤判斷。
但這是個人能力的問題,信息本身是沒有責任的。
所以,在宏觀層面,結婚人口對數的基本盤,還是一個比較好的行業晴雨表。
事實上,如果自2000年開始,把每年的結婚總人口對數,連成一條曲線的話,大部分婚禮人的收入和經營狀況,是完美符合這條曲線的。
2010年-2014年,這五年,是婚慶行業收入和利潤高速增長的五年。2015年-2019年,這五年,是婚慶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長下降的五年。注意,我這里說的是增長的上升和下降。
看行業趨勢,就要先看基本盤這條大腿會怎么走,相反微觀的市場環境和經營情況都是可調的,都在你手上?;颈P是腿,微觀經營是胳膊。但……..胳膊扭不過大腿。
為什么2020年之后會止跌橫盤呢?
神奇的大數據告訴我的…….好吧,我在吹牛逼,是歷年出生人口數據告訴我的。
自1988年到1998年,中國每年的新生人口數量,一路拉稀,1998年正式跌破2000萬人。(1987年是出生人口頂峰,勤奮的中國人民這一年干出了2500多萬人口)
之后一直是下跌,2001年直到2015年,出生人口突然就穩定了,在1500-1600萬人之間靈活彈跳。
問:出生人口和結婚人口,有什么奇妙的關系?
答:過去的出生人口數量基本決定現在結婚人口數量。
因為2001年開始出生人口穩定了,不增長了。所以,2020年開始結婚人口會進入橫盤期,再跌也跌不到哪里去。
了解婚姻法的朋友,馬上會覺得:不對,你在吹牛逼。按照中國法定結婚年齡,男的22周歲,女的20周歲。按照20周歲來算,進入橫盤期應該是在2021年,不是2020年。
結婚年齡是延后趨勢的,朋友!
晚婚懂嗎?一到適婚年齡就登記結婚的人口已經越來越少了。年輕時不多試幾個,你怎么對得起青春?
所以事實上,20年前的出生人口,會影響第20到26年的結婚人口,總體是5-6年的滯后。(比如,1998年出生的10個人,到了2018年這10個人都到了適婚年齡,其中有5個2018年結婚了,還有2個在2019年才結婚,還有3個人到現在還沒結婚,但是他們總要結婚的。)
你也可以理解為過去的出生人口對現在結婚人口有額外的加成BUFF。至于這個加成百分比是多少,那屬于運氣范疇。存在,可誰都說不準。
還有一個數據,叫人口結婚率,也是逐年下降,聽說今年都降到7.2‰了,最高好像是2013年9.9‰,但是我一般不看這個數據,這是一個對我們行業沒啥意義的數據。
原因是他的計算方式:同一時期內,結婚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。
問題就在總人口上面,也就是所有活著的人。
那這個結婚率數據一定會是下降的,因為人口壽命的增加,導致每年活著的人在累積??側丝谑欠帜?,結婚人口是分子;分母增加,分子不變,結果還是下降嘛。很簡單一個道理。
所以這個數據是一個對行業沒有意義的數據。
搞清楚結婚人口會橫盤的邏輯后,那么大概率2020年開始,結婚人口將會每年穩定下來,趨勢一旦穩定,很多事情就都穩定了。包括生意,包括收入,包括利潤。
那些本來在傷害你的,都沒工夫管你了,比如:婚禮堂
我特別想講婚禮堂,之前說不關心婚禮堂,不關心不關心,最后還是被這股大潮卷進去了。
年尾的幾個月集中跑了幾個婚禮堂,看了一圈。有新興市場的項目,也有一些婚禮堂大行其道十年之久的市場上的項目。而且還都算的上是各地的頭部項目。
總體給我的感受是三個字:大泡沫。如果破掉,必將一地雞毛,而且大概率沒有軟著陸的可能。
因為這篇文章是給婚慶看的,我就不談婚禮堂的那些細節了,只講和婚慶有關的東西。
2019年是路有凍死骨的一年,也是婚慶被婚禮堂暴擊的一年,暴擊的原因是很多婚慶覺得自己的客戶被婚禮堂搶掉了。但這只是婚慶的角度。
站在婚禮堂的角度看,又是另一番場景,他們覺得市場上看不到客戶。
不知道有幾個人能明白其中的滋味,其實很悲壯的。
帶著幾千萬上億的資金,興高采烈地沖進來,興奮過后一眼看不到客戶的感覺,怎么是一家婚慶能理解的。
你沒見過一個婚禮堂老板,抱怨另一個婚禮堂不要臉,就知道打價格戰,破壞行業穩定的魔幻景象。像極了婚慶之間互相罵娘。
我只是想告訴你,2019年不是婚慶的生意被婚禮堂搶了,而是整個2019年市場上就沒幾個客戶。
另外,這些在2019年遭受過社會毒打的婚禮堂,在未來的一年會轉變很多重心。其他不多說,至少有一樣是確定的,在全國范圍內,會有很多婚禮堂以開放的姿態主動去和婚慶合作。特別是那些同類婚禮堂項目超過一定數量的城市。
當然這只是個基于我獲取到的信息,分析出來的預言。
說幾個關鍵信息供你參考:
1、大部分婚禮堂項目,是貸款項目,并不是自有閑置資金。貸款項目有個問題,利息。比婚慶好的地方在于,很多婚慶的資金來源是網貸,都是高利貸,利息很高。而婚禮堂不是,大多是銀行正規的貸款,利息還算是正常。
但是婚禮堂的貸款金額高啊,百萬起步。所以利息總額就很高,加上運營開支極大,這就造成很多項目的盈虧平衡點,接近自己的接待極限。
什么意思呢?打個不太嚴謹的比方,比如一個廳,一年接了100場,到第101場就是沒地方擺了,檔期重復,你接不了就是接不了。那這100場就是他的接待上限了??墒钦麄€團隊的員工開支,水電消耗亂七八糟的全算上,至少要40場的收入,才能發的出工資,保證能天天有人上班做接待。那這40場就是他的盈虧平衡點。
接近接待極限的意思就是,實際上一個項目一年只能接待100場,可是他需要至少接到80場才能保證自己不虧錢。
2、大部分婚禮堂項目的利潤率和一家做得還不錯的婚慶是差不多的。
宴會+婚慶的模式并沒有出現1+1>2的情況,現在連等于2都做不到,只能做到1+1=1。前面說的悲壯,其實就悲壯在這里,這點我不能細說,細說了容易得罪人,你知道就行了。
3、結合以上兩點,大部分婚禮堂項目的利潤在實際的運營層面,是很難把運營成本打平的。多數項目自身的天花板太低,成本又太高。
婚禮堂可不是開婚慶,開個婚慶說關就能關,大不了把房子賣了,還能重新來過?;槎Y堂不行,因為金額太大,負債也太高,有些還牽涉到土地,政府各種復雜的關系………賣套房子解決不了問題。
那剩下的幾種選擇中,最好的辦法就是完全開放的心態去和婚慶合作,保證自己的客源。
事實上他都不用主動找婚慶去談什么合作,直接允許客戶自帶婚慶,不收取進場費或者少收進場費,就能極大增加自己的簽單率。
在很多婚禮堂是新興事物的城市,客戶不能帶婚慶進場布置是導致客資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如果被我說中,選擇這樣做的婚禮堂對婚慶來說,無非是另一種酒店罷了。
當然還有的婚禮堂,會集中精力進行更深層次的肉搏戰。
會影響婚慶嗎?肯定還是會影響的,但在2020年你感覺不到,因為2019年你已經被虐了一年,差不多也麻木了。
習慣了,就是最好的心靈解藥。最關鍵的是,很多被婚禮堂按在地上摩擦的婚慶,到現在還沒死,是自己也調整了很多的策略,包括減員,調整價格等等,也已經總結出自己的生存法則,在面對2020年的回暖年,很難再有像2019那么難過的時候了。
經濟會開始往上走,人們又愿意花錢了
19年消失了的百萬婚禮,又會重現
這個部分我一直很難下筆去寫,因為里面牽涉到的部分太多了,非要一句話說清楚呢,就是客戶會比19年的時候手頭更寬裕了。
但是我論證這個結論的過程,99%都和婚禮行業無關。全寫出來,你會完全看不懂,不寫其中的邏輯又缺少必要的說服力。所以我試著簡單的寫,點到為止;你呢試著努力的理解,別去糾錯,大家一起使使勁。
我曾經在2018年的時候說過一個核心觀點:2019年客戶沒錢了。無論是有錢的客戶還是掙死工資的客戶。(具體怎么說的,你可以去我的微博上去找 @把婚慶開倒閉的老李)
掙死工資的客戶沒錢了是因為裁員潮,這個官方沒有說,但事實上2019年上半年是比較有規模的失業潮和減薪潮(本質是到手收入降低,這里不能展開討論了)
有錢的客戶沒錢了,是因為錢在固定資產里(比如房產)和股票里被鎖死了,還有就是錢被對沖掉了。
這個對沖就比較有意思,其實回看整個2019年,國內經濟是盤整的一年。
牽涉到有錢人或者中產以上的人,發生了這么幾件事:
1、國家出手干預,導致大量的P2P暴雷,也就是所謂的網貸平臺。很多婚慶都問網貸借過錢,但是你想過這些錢是誰的嗎?其實不是平臺自己的錢,平臺本質上是撮合,真正的錢是那些有錢人的。這些平臺在2019年大規模暴雷,也就是跑路,把這些有錢人的錢都卷走了。
2、人民幣兌美元破7,也就是人民幣貶值。在貶值剛開始的時候,會促使有錢人把錢兌換成美元避險。等差不多匯率見頂了,再會重新把美元換成人民幣賺取差價。
看上去這中間的差價很低,低于國內其他的理財產品,最高的時候也只有2.25%左右的匯率差價。
但事實上這不能這么算,正常的理財產品,比如支付寶的余額寶,微信錢包的零錢通,利率3-4%之間,這里的利率是年化利率,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放著一年不動才能給你4%不到的利息。
而這次人民幣兌美元的是短時間發生的,沒記錯的話達到最高2.25%的匯差也就不到一個月。如果非要把這個2.25%按照年化算,年化利率達到了27%以上。
所以其實2019年的人民幣貶值是一次難得的投機機會。有路子的人都會把錢換成美元,再擇機換回來。
我當時都在后悔沒有把現金換成美元,因為路子不夠野,更何況那些比我有錢的多的人呢。
不過這只是匯率變動帶來的其中一小部分影響。真正比較受沖擊的是進出口貿易行業的人,這里就不展開了,有人在這波中血賺,有人賠了,你只要知道總體上都是把人民幣換成了美金或商品,暫時無法在你婚慶上消費就行了。
3、2019年是國家稅制改革落地的第一年。短期內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,但是這個是為了更加美好未來的短痛,長期來看國家的稅務改革目標是減稅,而且是持續性的減稅。只不過在實操層面選擇了先增后減。
這影響的還是那些企業背后的有錢人。其實還有更多,我就不一一羅列,總之這些事疊加在一起就導致了在2019年投資市場缺錢,而且缺的要死。
企業因為缺乏投資資金,也缺錢缺的要死;因為企業收緊了,所以員工拿到的錢也少了。
加上往年網貸作惡,過度透支年輕人消費力,年輕人的收入只能勉強將將夠打平負債的,而年輕人又是市場的消費主力,導致整個市場消費的錢都不怎么寬裕。
特別是面對婚禮這種非剛需消費,所以發生了比較大的開支縮減。
但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,無論是我列出來的,還是沒列出來的,都已經成為過去式,P2P國家整頓的差不多了,該爆的都爆完了,嗅覺靈敏的人也都在平臺爆雷前把錢提出來了。那些真的被卷走了的,也大多認栽了,對他們來說,生活還得繼續。
把錢換成美元的,隨著中美貿易戰進入尾聲,大家也會陸陸續續把美元換回人民幣,不少還是帶著利潤回來的。
國家稅務改革落地一年,哪怕后續沒有減稅的配套出來,企業也做完了相應調整,那些沒法調整的,該關也就關了,關掉后原來的企業主依然會去找新的路子開疆擴土,特別是現在遍地都是很便宜的資產(甚至是帶血的),收了坐等發財都可以。
所以2020年開始,經濟會不會回暖不知道,這個事太大,我一個破婚禮人預測不了。但是至少人們會比19年的時候更愿意花錢一些,消費的信心會慢慢回升。
2019一年沒見的百萬婚禮,八十萬婚禮也會重新多起來??嗔艘荒甑亩ㄖ苹閼c,應該又能慢慢感受到來自客戶的愛,預算也會相比2019年更充裕一些。
最后的一盆冷水:馬太效應來了,2020年可能是最后的機會
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,行業會進入馬太效應。
這在行業里是一個從來沒有發生過的現象,但這也是一個行業跨入成熟期的必然發展趨勢。
2020年,未來某天我們回看的時候,可能會發現它是行業成熟的元年。
我個人預判是這樣的,到2020年底,在國內二線城市(省會級城市或者是經濟發達的類省會城市)率先形成馬太效應,每個城市誕生2-3家具有絕對領導地位的大型公司,剩下那些5-10人團隊的中等規模,都會一年比一年慘。
也就是區域市場頭部公司會越做越大,中間的公司會越來越慘,倒是那些沒什么成本的小工作室還能混個溫飽。
可能會有的幾個方面的表現,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已經發生,請做好心理準備,如果還沒有發生,希望你想想你有沒有機會:(注意!以下均為我毫無根據的推測)
1、一些全國知名的品牌會開始進入二線城市,和本土的龍頭公司開始臉貼臉爭奪市場,或者是跨區域的合作。
2、想要爭奪頭部地位的公司會開始挖墻腳,以便迅速擴充團隊,拋棄傳統帶小白的思路。
3、價格戰,妥妥的價格戰。但是這個價格戰和之前的價格戰是不一樣的,之前的價格戰是為了簽單更方便,現在的價格戰是為了讓競爭對手做不下去。
4、新開婚慶再也不像以前那樣,租個門面就算成功創業了,開婚慶的門檻會高到看不見的地步。這其中包括:客戶渠道關系,獲客能力,成本控制能力,供應商管理能力以及最重要的資金儲備。
5、對于需要搶占頭部的公司來說,傳統的客戶轉介紹模式效率過低,開始用投放來覆蓋盡可能多的潛在客戶,代替老客戶轉介紹。
這五條,背后就仨字:搶規模。誰有規模,誰就牛逼,所以大家都去搶。
國內的婚禮行業在過去,一直享受的是所謂“技術帶來的發展”,具體表現就是設計能力,誰的作品牛逼,誰就有市場,因為別人沒能力做出來。
2014年后,技術的障礙,也就是設計能力已經被抹平的差不多了,就開始拼先發優勢,也就是速度了,誰第一個用某一種材質,某一個做法,誰就能有市場。比如泡雕的流行,紙藝的流行,各種小道具什么飛紗啊空爆啊之類的。
但是現在也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,速度并不能帶來太多的先發優勢,或者說速度帶來的先發優勢越來越短了。
這點從某一樣東西流行時間逐步縮短就能看出來:
泡雕從有人用到現在,至少4-5年了,也可能更長。
鐵藝從有人用到現在,流行了大概3年多。
紙藝只流行了2年,飛紗和空爆這種小品級的道具只流行了1年…….
這說明,現在再牛逼的東西,只要世界上存在,就能瞬間讓全國都用上,并迅速淘汰。這背后不是婚禮人喜歡抄襲,這背后是中國可怕的工業能力和物流能力。
所以速度帶來的優勢也被抵消,代表著純粹的技術已經無法再推動行業繼續的發展,行業需要下一個引擎。
這個引擎一定是“規?!?。
在我看來,2020是定未來5年勝負的一年,勝負的關鍵就是規模,誰能在這一年沖上規模,誰就能在一個區域市場站穩腳跟,然后才有機會在未來的競爭過程中,發展為一個龐然大物,吸附盡可能多的資源為己所用。
而那些放棄規?;娜?,則會享受市場最后一波溫柔,但長遠來看會逐漸失去發展力。
綜上,對于大部分婚慶來說,2020年雖然會顯得比2019年更溫暖一些,但是很有可能2020年是回光返照的一年。
大家且行且珍惜,新年快樂!
[ 原創聲明:本文為結婚產業觀察轉載;來源:好嗒婚禮知識;責編:風曉標;轉載請注明作者姓名和來源。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結婚產業觀察對觀點贊同或支持。 ]關注微信公眾號:結婚產業觀察(wionews),每日推送,干貨互動精彩多